诗歌回故乡:诗歌是故乡之子
李成恩
中国诗歌总在摇摆中前行,从诗经中来,从唐代来,但我们能到哪里去呢?
新诗,从我故乡的先人胡适的蝴蝶飞舞中来,但如今又向何处去?
当我去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汴河,汴河》后,今天又写下《故乡》《外公的墓园》《真俊》,我在想,诗歌该回故乡了。
我们流浪的太久,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安稳的居所,异乡喧哗,文明异化,今天的中国诗歌有史以后,从没有遇到过如此大面积的污染,面对中国诗坛,我有时极为沮丧,不敢正视如今的诗歌环境与众诗人写作。
我认为传统在受到排斥的同时,现代性却并没有给中国诗歌带来任何启示。
少数有思考能力的中年诗人似乎意识到了我以上的问题,但并不能给出答案。我想,作为一个80后出生的诗人,我有责任去探究,为什么中国新诗9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汗颜?
原因主要在于对传统的抛弃。传统,传统又是什么呢?传统在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的故乡。
当下,全球经济大衰退,这只是一个经济学上的现象。我认为全球化时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衰退才是最令人沮丧的。我的故乡在皖北,是中国人文的宝地,那里有通灵宝玉与不怕鬼的钟馗,但在全球化的侵袭之下,如今也变得面目全非。我小时候,可以在汴河岸边看到的人类大自然的美景,如今荡然无存了。文明,已经被折磨得咽咽一息了。
更让人沮丧的是,中国的众中年诗人,他们的创作大部分失去了方向。我惊诧于他们为何如此快就失去了改造自我的能力,写得差不要紧但不能固步自封,更让人惊诧的是,最近我发现某位获得过鲁奖的中年诗人,居然发出一些荒唐至极的言论,对80后文学群体进行无知的指责,实在可笑。他的无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此类伪诗人,不管他以何等特别的手段获得过何等奖励,但我敢肯定中国至少有90%以上的诗人会认为他一辈子不可能写出真正的诗歌,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方向,如果非得说有方向,他的方向就是向体制拍马屁,他的方向是地震诗歌中那个“做鬼也风流”的王副主席的方向,我相信以这类诗人的高明手段可以做到作协正主席,但他到死也写不出一首真正的诗。
这就是中国诗歌中上窜下跳的那10%的败类。败坏中国诗歌名誉的中年诗人。
其实,我本没有责任与义务对如此不入流的中年诗人进行免费教育,但如此中年诗人的表现实在是惨不忍睹,污染我等80后诗人的视线。
对不起,我的读者朋友,不得不一吐为快,插入一段对当下恶劣的诗歌环境的描述。
只是我顺便要告诫年轻的80后,或更年轻的后来者,不要丧失中国诗歌的传统,不要被那类鼻孔朝天,在中国文坛溜须拍马的所谓诗人唬住了,他不过只是披着绿皮的纸老虎。
纵观中国新诗9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诗歌中这类大混混小混混数不胜数,他们一辈子沾沾自喜的又长又臭的长诗,浪费了国家多少资源与奖励,中国诗歌在这一支上偏离得更令我等80后诗人心痛。我愿意向国家进言:清醒清醒吧我的祖国的文化主管领导们,想一想我们唐诗宋词,想一想我们的李白与杜甫,历史证明了他们才是最值得祖国奖励的诗人。祖国不需要大而空的诗歌,更不需要向体制溜须拍马的诗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如果还习惯那类诗人舔着脸唱类似于“文革”的颂歌,那就太可悲了。
以上,也是我要指出的中国新诗90年来,鲜有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诗人是故乡之子,这是我的观点,这好像是布罗茨基“诗人是文明之子”意义的缩小。当然我更愿意说出:诗人是传统之子。
惟有故乡才是一切的源头,不管现代性如何启蒙我们的诗歌,但终极目的是要解决我们心灵与精神的难题,社会环境不管多么变化,股票如此糟糕,房地产如何像我以上提到的那类中年诗人那样见风使舵、惟利是图,人终究是要回到故乡的,除非你是传统的逆子,除非你是文明的叛徒。
谨以此文献给我80后的同龄诗人们,老人家早就说过未来是属于我们这些20多岁青年的,海子、雪莱、王勃这些天才诗人都是在20岁左右留下一生的名作,让忌恨我们的某些中年伪诗人继续眼红吧!也以此回敬他对我们的无知指责。
回到故乡,做诗歌的传统之子。
2008.11.22
《故乡》
15岁离家求学时故乡的荒凉在身后
22岁回家省亲时故乡的荒凉在心里
我的成长是以故乡不变的容颜为代价
山峦固守故乡的本性,河流性情越来越温和
秋天的白头翁贴着汴河飞行
咦它们扮演故乡的老小孩,那么大年纪
还在故乡忙碌,看得出它们自得其乐
冬天的喜鹊略显沉默,但也恰到好处
我回家前她们向我的故乡报喜
说我喜泣而泪,带回了刻骨铭心的感激
2008.11
《外公的墓园》
汴河静静围绕外公的墓园
像故乡生生不息的子民,那么懂得死者
对生者的依恋
我回故乡看望外公
每次都要在汴河擦洗流泪的脸
我不能忍受衰老夺走亲人
要以一个女孩子喜悦的脸迎向故乡
外公啊我埋在心里的悲伤
十年后,如今我才能在你的墓园
失声恸哭,汴河跟着我呜咽
脸上的泪也无须清洗
十月的墓园还没有安静
芦花飞扬,树叶在风中闪烁
像是我逝去的乡亲记忆里模糊的脸
我抚摸外公的墓碑
哦墓碑是温热的,与人的体温一样
与人世的秋阳一样
我离开墓园时天色微暗
汴河在夕阳下叙述,芦苇弯腰
我听到外公熟悉的咳嗽在身后响起
我转身扑向墓园寻找亲人不死的爱
2008.11
《真俊》
小时候,我坐在清晨的鸟鸣声里
妈妈对着我自言自语:你真俊
我的面容在汴河里浮现时
我一惊,真俊原来是这样的
小动物在汴河里嘻戏,溅起水花
芦花在汴河两岸飞舞,真俊
我的脸在故乡明媚的阳光里穿梭
小女孩的喜乐无限延长了皖北的傍晚
灯火点点,汴河慢慢静下来
我在故乡兴奋的脸明暗闪烁,真俊
2008.11